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推动工会更好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总工会、重庆市总工会结合工作实际,联合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进一步发挥工会助力“拼经济、搞建设”的积极作用,共享川渝两地文旅资源,组织动员两地职工畅游巴蜀,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为川渝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彰显工会担当作为。两地工会紧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要求,结合《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的通知》《四川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决策部署,坚持“川渝一盘棋”,紧紧围绕强化“四个功能”发挥工会职能,进一步拓展川渝两地文旅资源优势,助力做好“相互赋能、相向发展”大文章具体行动。
二、融合工会传统品牌,用心用情服务职工。以工会传统活动为牵引,用好川渝两地文化旅游资源,组织川渝两地文化观演,组织职工观看川渝两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曲艺、话剧、歌舞剧等红色剧目,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理想信仰、筑牢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利用川渝两地文旅资源平台,允许基层工会用会费为职工购买不超过200元/人/年的川渝两地文旅年票,年票包含川渝两地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纪念场馆、文艺演出等文旅项目,鼓励职工出游,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开展川渝职工文体活动,组织两地职工联合开展传承红色精神、展示发展成果、讲好巴蜀故事的视频类、诵读类、书画类、表演类、体育类等各种文体活动,引导两地职工互动、互学、互促,充分展示新时代职工风采。搭建职工文旅消费平台,鼓励景区景点、旅行社、酒店、民宿、文艺院团等推出优惠产品入驻数字化平台,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可以通过平台预约丰富的文旅项目,实现宣传组织、平台结算、数据管理一体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统筹协同联动,放大活动组合效应。注重前瞻布局,两地工会结合党政中心工作,统筹整合各地资源优势,抓住有利时机、有利条件,挖掘合作潜能,共同推出更多助力经济发展、惠及职工群众的合作项目,培育更多更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大宣传和组织力度,拿出真金白银、强化指导服务,广泛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百万职工游巴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广大职工享受到川渝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推进县以上工会协同文旅部门,合力推进活动开展,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收集分析职工文旅消费数据信息。加强经费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等规定,防止将“百万职工游巴蜀”系列活动变相为滥发津贴补贴、公款旅游,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发挥效益。
(省总财务部)